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肿瘤》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6140
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http://www.100md.com 《肿瘤》 1999年第3期
     作者:秦 净 徐世中 张轶斌 吴肇汉 孙宝荣 施达仁 陆洪芬

    单位:秦 净 张轶斌 吴肇汉(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外科 徐世中 孙宝荣(病理科);施达仁 陆洪芬(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胃肿瘤;癌,腺;血管形成;预后;肿瘤转移

    肿瘤990317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不仅依赖于肿瘤的增殖,而且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等恶性肿瘤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但MVD与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报道较少。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抗Ⅷ因子相关抗原(anti F-Ⅷ RAg)抗体测定116例胃癌组织中的MVD,分析与胃癌各种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116例胃癌标本选自中山医院1992年1月~1993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腺癌病例。患者年龄27~84岁(中位年龄59岁)。男性84例,女性32例。病人术前均未进行过化疗、放疗或其他针对肿瘤的治疗。按Borrmann分型法分成两组,BorrmannⅠ型、Ⅱ型作为膨胀性生长组;Borrmann Ⅲ型、Ⅳ型作为浸润性生长组。肿瘤分化程度也分成两类,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被分到分化较好组;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被分到分化较差组。分期采用公认的国际TNM分期法。有96例患者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81例有术后5年的随访资料;20例行姑息性切除术。

    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先复看原病理切片后,选择肿瘤边缘的肿瘤组织石蜡块,进行5 μm的连续切片,用抗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Anti F-Ⅷ RAg,Dako公司,工作浓度为1:250)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本研究采用ABC免疫组化法。
, http://www.100md.com
    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判定 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测定按Weidner[4]报道的方法进行。即先用40倍光镜扫视整个切片,寻找高血管密度区,作为“热点”。它一般位于肿瘤边缘区域的纤维组织中,也可见于肿瘤组织中的任何部位。再在200倍光镜视野下计数热点区被抗Ⅷ因子抗体染成棕色的血管数目。任何染成棕色的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簇,只要它们和邻近的微血管、肿瘤细胞或其他结缔组织分开,就把它们作为一个微血管。计数3个200倍视野下的血管数目,由两位不知临床资料的高年病理医师采用背对背法分别进行,取两者计数的平均值。

    四、统计学处理 MVD值以±s表示,MVD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用均数t检验,与肿瘤分期关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差别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的所有统计均在SPSS统计软件中进行。
, http://www.100md.com
    结 果

    1.免疫组化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均呈抗F-Ⅷ RAg抗体染色反应阳性(见封三图1)。全组116例标本中,MVD值6~57,其平均值为23.40±9.02。

    图1 胃癌组织中因子染色血管(免疫组化×100)

    2.MVD与各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MVD值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腹腔内其他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腹腔内转移组。MVD与肿瘤分期关系显示各期的MVD值有明显差别,MVD值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MVD值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无关(见附表)。

    附表1 胃癌组织MVD值与病理因素关系表 病 理 因 素

, 百拇医药     例数

    MVD值(x±s)

    P值

    肿瘤大小

    <5 cm

    65

    23.12±9.67

    ≥5 cm

    51

    23.76±8.19

    P>0.05

    浸润深度

    未及浆膜
, 百拇医药
    41

    22.10±9.12

    浆膜或以外

    75

    24.12±8.94

    P>0.05

    生长方式

    膨胀型

    85

    22.85±9.59

    浸润型

    31

    24.94±7.14
, 百拇医药
    P>0.05

    肿瘤分化

    好或较好

    40

    23.68±9.00

    差或较差

    76

    23.26±9.08

    P>0.05

    淋巴结转移

    无

    52

    19.77±8.52
, 百拇医药
    有

    64

    26.36±8.36

    P<0.01

    其他转移

    无

    103

    22.77±9.26

    有

    13

    28.46±4.33

    P<0.01

    肿瘤分期
, http://www.100md.com
    Ⅰ期

    24

    18.08±8.54

    Ⅱ期

    15

    21.40±8.89

    Ⅲ期

    54

    24.06±8.16

    Ⅳ期

    23

    28.74±8.58

    P<0.01
, http://www.100md.com
    3.MVD与预后的关系 在行根治性切除术而又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81例患者中,有35例死于肿瘤复发,占43.21%(35/81);有46例存活5年或以上,五年生存率56.79%(46/81)。为评估MVD与预后的关系,按MVD平均值(MVD均值为23)分别将患者分为高、低MVD组,分别统计各组的五年生存率。结果显示,低MVD组的五年生存率是70.45%,明显高于高MVD组的42.44%。总体生存率经Log rank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图2)。

    图2 高、低MVD组的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图

    讨 论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是影响肿瘤生物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已经从肿瘤中分离和提纯了数种血管生长因子,并且发现肿瘤内的血管形成程度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5]。本组对胃癌的研究也发现,在淋巴结转移组和腹腔内转移组中,MV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无腹腔内转移组,MVD与肿瘤分期关系密切,高MVD组的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组,提示在胃癌中,MVD可以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参数。
, 百拇医药
    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增高,增加了肿瘤的血供,对肿瘤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本组研究未观察到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密切的关系。因为MVD反映了肿瘤间质的生长情况,而肿瘤的生长除受肿瘤间质影响外,主要由肿瘤细胞本身的增殖能力所决定。而大量的肿瘤血管形成则增加了肿瘤细胞进入循环,产生远处转移的机会[6]。肿瘤中微血管生成的增加,不仅是数量上的改变,新形成的微血管在形态和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基底膜较为薄弱且存在较大的裂隙,使肿瘤细胞能够容易地侵入有缺陷的微血管而产生转移。此外,肿瘤细胞还能通过淋巴静脉的连接而侵入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结转移。近来的研究还表明内皮细胞还能释放重要的旁分泌生长因子,如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2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7],直接促使肿瘤生长。此外,内皮细胞还能分泌胶原降解酶、尿激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等,使肿瘤细胞能进入并穿透其邻近的纤维胶样基质和结缔组织包膜,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8]。本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胃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与胃癌的转移特性有密切关系。
, 百拇医药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可行不同的辅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然而,有约50%的胃癌患者术后未进行任何辅助治疗,仍能长期存活[9],提示肿瘤复发与否与残留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虽然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但一般认为,如原发肿瘤具有高度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那么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往往也具有这种能力[5],其进一步生长并产生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测定手术切除标本中的MVD值,能有助于判断哪些病人具有肿瘤复发的高危性和较差的预后,从而为选择病人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已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某些血管抑制剂,如苏拉明、TNP-470等对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10],这从另一侧面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内微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从本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在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方面,除常规的病理指标外,MVD值亦是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肿瘤中的MVD值,方法简便实用,值得推广,但此项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标本取样、抗体选择、血管计数方法等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统一确定。
, 百拇医药
    第一作者简介 秦 净,男,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参 考 文 献

    1 Toi M,Kashitani J,Tominaga T.Tumor angiogenesis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Int J Cancer,1993,55:371

    2 Walkui S,Furusato M,Itoh T,et al.Tumor angiogenesis in prostatic carcinoma with and without bone marrow metastasis,a morphometric study.J Pathol,1992,168:257

    3 Gasparini G,Weigner N,Maluta S,et al.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p53 protein:correlation with metastasis in head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t J Cancer,1993,55:739
, http://www.100md.com
    4 Weidner N,Current pathologic methods for measuring 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within breast carcinoma and other solid tumors.Breast Cancer Res Treat,1995,36:169

    5 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AJP,1995,147(1):9

    6 Ellis LM,Fidler IJ.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Eur J Cancer,1996,32A:2451

    7 Hamada J,Cavanaugh PG,Lotan O.Separable growth and migration factors for large cell lymphoma cells secreted b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target organs for metastasis.Br J Cancer,1992,66:349
, 百拇医药
    8 Moscatelli D,Gross J,Rifkin D.Angiogenetic factors stimulat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collagenase production by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J Cell Biol,1981,91:20la

    9 Miwa K,Japanese Research Society of Gastric Cancer:Evaluation of TNM classification of stomach cancer and proposal for its rational stage-grouping.Jpn J Clin Oncol,1984,14:385

    10 Tanaka T,Konno H,Matsuda I,et al.Prevention of hepatic metastasis of human colon cancer by angiogenesis inhibitor TNP-470.Cancer Res,1995,55:836

    (收稿:1999-02-08 修回:1999-03-08), 百拇医药